黄成:“从作品中看到了乡愁”
作为普通欣赏者,我对艺术知识的了解是有限的,知觉也可能是迟滞的,观看画作时的通常感受只是一句“很好看”,想要更进一步,去读懂一幅画就会觉得很难。因此我觉得美术馆的“带你看展览”活动很有意义,画家老师们的带领会开阔我们的视野,在参加过几次活动后,我觉得自己在读画时有所进步,虽然有时会滞后很多,但至少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了。
最近我听了万青的《冀西南林路行》这张专辑,想到我半个家乡君山区的变化-几座新桥的修建,湿地保护的实施,堤坝上新修的马拉松跑道,君山岛景区的接待处外移等等-洞庭湖两岸都换了模样,这些让我回想到戴剑老师的《吾伴洞庭系列》。
《吾伴洞庭系列之六》
戴剑
68cm×68cm
纸本设色
2018年
再次欣赏它们(如图),我从这个系列中看到一种乡愁,一种对逝去的田园牧歌生活的乡愁。
工业社会的来临势不可挡,我们的时代里充满着焦躁、迷茫、荒芜、虚幻的元素,这是激烈的发展所带来了。幸而我们的时代也已经意识到发展真理的反面-自然-也同样是真理。越是知道这一点,越会对那画中自然生活多一分向往,我们开始重视那缓慢而温和的自然,尽量使得发展与自然并行。
到这里,我很想很肯定的说我的感受就是这样的,个人感受由心而发,但内心仍会存疑,质疑自己的感受,似乎总有一种想要验证正误的欲望。我在试图克服这种欲望,因为我知道当艺术作品完成的时候,它可以有千万种解读,甚至只是“很好看”也没有问题,这是艺术的魅力,艺术家们欢迎解读,只要它们能安抚 愉悦读者们的心灵。
※ 参观投稿 可点击下方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