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永和永和”
2025永和书社艺术展
主办单位
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
中共岳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
湖南省书法家协会
承办单位
岳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
岳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执行单位
岳阳市美术馆
岳阳市书法家协会
永和书社
中国美术学院湖南校友会
岳阳致公书画院
策展人
萧文飞
执行策展
王 伟 史向琼 刘康乐
展览时间
(按年龄排序)
魏广君/姚启舸/王云飞/孙晓霞/黄 云
赵文洁/萧文飞/司马新义/胡紫桂/文雨浪
王祥北/李宏伟/陈文明/王 伟/朱友舟
文雨浪
湖南汨罗人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,岳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,永和书社社员。
《十五 ˙ 八百》十四言联 隶书 248 x 80cm 2025年
旧纸新梦
文雨浪
2000年某个晚上,永和书社的聚会如往常般热闹。晏晓斐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叠边角毛糙的黄褐色纸,随意摊放在桌上,乍看像是糊窗户的草纸,毫不起眼。
《风月 ˙ 诗书》七言联 章草 180 x 48cm 2025年
众人困惑之际,萧文飞率先蘸墨试纸,笔尖划过纸面的“沙沙”声,瞬间令整个房间安静下来。原本粗糙的纸面在墨色浸润下,竟泛出玉石般光泽,凹凸不平的纤维中晕染出深浅不一的层次,宛如魏晋残纸的朦胧烟云,又似宋元古画中的雨后峦山,似实又虚,如梦似幻。那一刻,我们都被深深吸引了。
《鲁肃 ˙ 滕王》十五言联 隶书 248 x 20cm x 2 2025年
于是当场联系纸商,凑钱买下了他所有库存。我记得当时分得了500张,沉甸甸一堆。抱着它们回家时,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兴奋。
自撰文 《永和纸记》 行草 180 x 77cm 2025年
往后七八年里,永和书社诸兄都爱上了这种纸,它成了我们书法创作的“秘密武器”。特别是萧文飞,喜欢用它来写平尺小品。他用笔本来就雄强,而此纸仿佛与他的笔法天衣无缝——纸纹咬住墨迹,每个笔画边缘都会自然形成毛刺,远看如同青铜器上的斑驳锈迹,透着古朴与沧桑。
《张元干词三首》 章草 180 x 24cm x 3 2025年
那时候我们经常在网上办展和拍卖。曾有网友好奇询问萧文飞用的是什么纸。他灵机一动,答曰“永和纸”。本是戏言,但渐渐地,“永和纸”的名声却在圈里传开了。后来,听说那位老板的纸已经停产。萧文飞去北京后,也很久没有用这种纸写字了,或许是因为他的“永和纸”用完了,或许他找到了新创作材料(据说很多收藏家非某星纸写的不要)。其他兄弟情况也差不多,写字勤奋的,纸肯定是越用越少。刚开始大家还会相互询问:“有存货吗?”对方摇头,彼此一声叹息。再后来,连这样的对答也渐渐消失了,心照不宣地避开了这个话题。“永和纸”成了我们心中难以再得的珍品。
沈周《夜坐记》 章草 248 x 40cm x 2 2025年
而我一直暗自庆幸,因为我的“永和纸”,都被小心地装进纸箱中,虽然历经两次搬家,但依然完好无损。我偶尔会拿出来写字,却总是格外节省:一方面是因为我写字不多,书法对我而言,是篆刻之外“余”之又“余”的存在;另一方面,我把这种纸视为一种调节笔触的方式,偶尔尝试下,寻找回归感觉而已,却不愿依赖纸的特殊效果。更重要的是,我觉得这些纸已经超越了实用范畴,像是一件纪念品,承载和见证着“永和”那段美好和友谊——我偏偏喜欢和怀念古旧的光华。
《文征明题跋》 隶书 200 x 90cm 2025年
为筹备这次永和展览,我再次打开了那个尘封已久的纸箱。掀开箱盖一刹那,陈年旧纸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,那是时光沉淀的味道。我数了数,竟然还有两百余张。随手一写,笔触效果依然熟悉,而线条质感似乎比以前更见醇厚了。
印屏《风过残钤》 篆刻 103 x 42cm 2020-2022年
我欣喜看到年轻时线条的锋锐已经褪去许多,当年痴迷的所谓笔墨技巧已不再纠结,真正喜欢的东西却愈发清晰。近十余年永和兄弟们相互联系很少,都各自忙碌于生活,即使在岳阳同一座城市的,也数月难得一见。我也只是偶尔想起,曾经有过那样一段砥砺切磋的日子。如今,沉浸在“息交以绝游”的宁静中,也是一种幸福。工作之余,我迷恋于魏晋砖铭的稚拙,两汉刻石的奇肆,溯源学隶书、章草,学习曾经不屑或者不敢碰的新领域,在以书入印、书印互参中探寻自己的语言,在岁月安好的书斋中自娱自乐享受着“独行”。我越来越觉得,艺术终究是极“个人”的,它需要孤独的灵魂与之共鸣,活在自我世界里未尝不是一件幸事。
印 屏《石上莲花》 篆刻 137 x 40cm 2016-2020年
当年的“永和状态”已经成为永远回不去的记忆了,那是年轻时候一个群体怀揣艺术梦想的狂热;现在的“永和状态”中,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会更加清醒而冷静,都在走自己的路,当然也会有新的梦想。比如我,年过半百后,完全是一种“处江湖之远”的状态,心态也更加固执,更加明白面临的是要做减法,而不是加法。我深知既然无法写出或者刻出大气、雄强、灵动的作品,那就不如选择简单、朴拙、率真些吧!
印 屏《方寸独白》 篆刻 105 x 80cm 2022-2024年
二十五年的光阴,就这样轻轻铺展在薄薄的一层纸纹里。当年那群常常还在为一个用笔翻折动作而争得面红耳赤的年轻人,现在都鬓已星霜。其实变的又何止容颜?当然也有一些东西未曾改变,而且历久弥新,对我来说,比如弥漫纸纹间的墨香,笔锋提按下的悸动,乃至那份对书法篆刻的纯粹执着,都一直在这泛黄纸页上静静地呼吸。
墨痕深浅里,尽是春秋;而黄纸虽旧,犹载新梦。
2025年6月24日
展览推介
展览地址
岳阳市美术馆
1/2/3展厅
推荐阅读
请点击下方文字或图片查看详细内容
永和书社 大事记
“永和永和”——2025永和书社艺术展
“永和永和”——2025永和书社艺术展
我馆谈汩展览海报设计入选2023中国博物馆美术馆“年度十佳”!




我馆王峰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初评




—The End—